跳過問題找方法,有時更能解決問題
職場上很多人經常遇事時,都會糾結在某一問題上,可能是因為:
1. 公司規定⋯⋯
2. 主管不好⋯⋯
3. 公司不重視⋯⋯
4. 系統不好,設定問題⋯⋯
5. 某單位沒做好報表⋯⋯
發生這樣的現象,應該都是過於專注了「問題」,而沒有去思考「方法」!
就如我經常說的QBQ,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,能瞭解問題發生的原因,進而解決問題。
見樹也要見林,看見問題容易,看見問題的全貌與找出解決方法更重要!
我們要找治本的做法,而不只是治標,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常常過於偏隘,於事無補。
我出社會在東帝士建設公司待了十三年,東帝士是當時是最大的建設公司,但公司大,利益衝突多,人與人之間很容易針鋒相對。
在大公司,一年換幾個主管也是常事,我不會因為主管不好就放棄,因為還不知道誰氣比較長。
而建設公司有一種萬年專員(擁有一些獲部分專長,但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,耐得住被檢討,人生不忮不求)。
另一種員工就是能力比較好的,明白工作不只是工作,堅持執著,工作量自然會比別人多,抗壓性也強,則是我努力的目標。
這一類人往往把焦點放在事物的本質上,集中於處理問題的解決,熱衷於自我能力的提升,透過不斷地觀察、深入與實踐作為累積,不但熟悉本身的工作內容,同時也了解整體公司的運作,因此自然而然地會成為組織內部的走動式的活字典,或是解決工作困境的百寶箱,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無論是哪一類人,這些同仁的共通點就是「堅持」,然而,在關係複雜的職場環境中如果沒有抗壓力,不論擔任哪一種工作職務,都很容易陣亡。與其抱怨,不如思考如何整合現有資源或尋求合作。這種思維方式不僅能加速解決問題,還能培養創新與應變能力。
天道酬勤,業道酬精!
勤奮與堅持地面對工作上的問題與壓力,持之以恆的耐心才有機會施展抱負!
「為自己立目標,為失敗找原因,為成功找方法」,挑戰自我,築夢踏實,隨著不斷累積的經驗、技能與智慧,跳脫問題的框架,打破舊思維,選擇從不同的角度做多維度的觀察與切入,專注於解決方案,或許可以打開僵局,林與樹終將豁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