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活動

Newsletter

「疫」軍突起的產業贏家──專訪易控智慧執行長

文/圖  易控智慧生活科技 

在經濟趨勢大幅改變的後疫情時代,智慧家庭產業儼然成為後疫情經濟的一大贏家。易控智慧生活科技執行長周世泰將告訴我們,到底「智慧家庭」如何從新冠疫情的動盪經濟中,殺出一條血路來?產業未來的潛質究竟能上看多少?民眾又該如何打造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生活呢? 

「走得太快」的產業革命?

疫情爆發至今已過兩年,不只將大眾的活動從室外移向室內,更從實體轉向虛擬,當虛擬展覽、線上會議已經融入日常,為了創造更節能、更高效的生活環境,許多家庭開始選擇智能家電、智慧家庭系統,也有不少企業著手嘗試居家辦公、智慧商辦空間等智慧生活科技。

智慧家庭其實並不能算是新興產業,早在 2009 年,內政部利用政府資源推動 IoT(物聯網)技術的研發與住宅智慧化的應用,例如:建置「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(Living 3.0)」,向民眾展示建築智慧化技術的應用,推展智慧生活的新興住宅概念;並持續提出「智慧化環境科技發展推廣計畫」等中長程計畫,頒發智慧建築標章、綠建築標章,希望透過 IoT 技術帶動產業革命(註一)

周世泰最初服務的內政部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(TABC),正是推展建築智慧化的第一批先鋒。離開建築中心後,他便合資創業,開發智慧化整合方面系統,「現在想想,當初也算是沒有想清楚,走得太快、想得太快,如今 10 年過後,現在還留在這產業的廠商估計剩不到一半。」

雖然有政府支持,然而 IoT 技術直至近年才逐漸成熟。早期創業的廠商常淪落至技術跟不上投資速度、產品不穩定等狀況,在沒有智慧型手機、平台、介面等觀念的時代,許多產品無法確保日後維修的狀況,多數新創公司皆因此無法生存。

缺乏統一標準,靠價格與客製化突出「西」圍

即使如今 IoT 技術早已成熟、民眾也逐漸接受智慧家庭的觀念,由於台灣公司普遍規模過小、缺乏國際化的合作與銷售經驗,相較知名度高、歷史悠久的西方大廠品牌,仍長期處於競爭劣勢。

住宅的使用期限很長,消費者一來難以信任科技的發展,擔心產品使用感不佳,花錢買到的反而是「麻煩」;二來則是不信任銷售的公司,害怕公司倒閉後,無法尋找替代維修服務,自己會成為「系統孤兒」。

以歐洲為例,歐盟成立 KNX 協會並設定統一國際標準(註二),西門子、施耐德、艾波比等歐美大廠皆在相同平台下各自發展,因此產品可以互通相容;然而台灣目前並無一個共同標準,所有公司都宣稱自家產品最好,證明全憑過往案例與進場時機。沒有共同規範之下,彼此的系統互不兼容。從消費者的立場來看,未來產品壞了可能沒有人幫忙維修,自然會有疑慮。

周世泰也表示:「台灣公司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、客製化,我們的軟體彈性就很大,可調、可變、可修改,能依照消費者真正所需去修正,這就是我們跟國外廠商的不同。」台灣新創公司與國外大廠最大的區別在於「彈性客製」──軟體的撰寫與硬體的整合,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,講求以不同方式設計規劃,使產品貼近生活、易於使用,讓房屋知道客戶的習慣。

幕後「疫」把推手:科技習慣帶動智慧家庭熱潮

根據英國商業分析公司 Omdia 的報告,2025 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場規模預計超過 1,785 億美元,預估 2020 年至 2025 年智慧家庭產業的複合年均成長率(CAGR)將高達 24.1%。儘管近兩年因為疫情導致全球經貿動盪不安,智慧家庭市場依然有望實現非凡的增長,周世泰也向我們透露易控智慧近兩年的營業額是以倍數成長。

德國市場研究公司 GfK 早在 2021 年 3 月就提出研究,指出英國智慧家電銷量因為疫情封城,人們居家時間增加而大幅提升。

台灣疫情並沒有像國外一樣嚴峻,因此智慧家庭市場的成長趨勢與疫情究竟有無關係?周世泰提出另一個觀點:「我自己傾向認為是因為電動車的進步,智能手機、智慧車的發展,帶動民眾習慣科技進入生活這件事,大家也開始能理解、相信 IoT 的成熟。」民眾接受科技進步、時代推動的洗禮後,也開始對科技、對智慧產業產生信任感,加上價格逐漸平民化,便選擇嘗試、接受智慧家庭的可能性。

周世泰直言:「許多業主找上我們時都說,這個東西不做就落伍、自己要跟上時代等,加上一些室內設計師的裝修手法不再擁有新意,使智慧家庭成為消費者裝潢的選擇方案之一,當然最終決定權很大還是源於價格。」

但他同時也提醒,設計智慧家庭最重要的還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,而不是一味追求最新的創意、流行的技術、與朋友「同款」,每個人心中關注與重視各有差異,對於生活模式的憧憬也大相逕庭。

外商新寵兒?更多元繁複的智慧商辦

不只關注智慧家庭,易控智慧也有經手智慧商辦的設計。

相較智慧家庭,智慧商辦其實是更複雜的領域,周世泰表示:「人數不一樣,設定的情境也就不一樣,不只系統要更穩定,考量的層面也要更廣泛。」例如:安全層面的保全系統門禁、訪客管理的短時效人臉辨識、監視器推播;節能層面的飲水機、空調電燈、事務機開關;舒適層面則更講究,要控制門窗開關維持空氣品質,使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小於 600 ppm,員工才不會想睡。

周世泰坦言,在台灣致力於智慧商辦的公司其實不算多數,大多是前來規劃企業總部,他們將辦公空間視為一種「展示」,一來是向來訪的客戶展示公司的先進與智慧;二來是將 IoT 系統視為微型管理階級,方便定期檢視與控管以達到節能目的。

因應防疫需求,許多外商公司鼓勵居家辦公,選擇縮小辦公空間,將辦公室改為非固定座位形式。周世泰分享:「在這樣的案例,我們是設定員工前來辦公時先人臉辨識,然後系統就會分配通知他今天的座位在哪,同時開啟座位的電腦、電燈、插座等設備以供使用,電腦會自動登入你的帳號,你的資料、通知也都會顯示出現。」

邁入智慧家庭,溝通協調必不可少

無論是智慧家庭或智慧商辦的建造,都須特別注意與各工種的接洽。雖然設計智慧家庭其實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模式,但回歸房屋本身,它依然是一個工程環境。

周世泰直言:「即使有繪製規劃書與完整施工圖,仍無法避免有些傳統工班不了解這種智慧化工程的問題。不過施工一定是要互相配合,中間不管是設計師、木工、水電、家電影音等,都是要去溝通接洽的。」智慧化工程其實是很細節的工作,從軟體、硬體、施工到溝通,都是一門藝術。



資料來源:  https://bit.ly/34JhID3


TOP